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科研动态 > 正文

归来看山不是山——湖南有色职院开展21级矿山智能开采技术专业学生野外地质认知实习

【来源: | 发布日期:2022-06-09 】

湖南有色职院资源环境系作为学院最具特色的系部,开设有资源环境大类的全流程专业,从地质勘查,到矿山开采,到矿物加工,再到分析检验,现已发展形成为服务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对接有色金属行业的专业格局,在高职院校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特色专业群。资源环境系老师和学生们都给自己取了个响亮的称呼:地矿人。

中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在普通人眼中的“山水”,在资源环境系的“地矿人”的眼中可都是宝藏。近日,资源环境系2021级矿山智能开采技术专业开展的野外地质认知实习又开启了新一年的“地矿人”寻宝之旅。

这一站我们寻宝的地点是---湖南省酒埠江国家地质公园。酒埠江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攸县东部,地处湘赣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西侧。公园以溶洞、地下河、天坑、峡谷、天生桥、瀑布、湖泊、古生物化石等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6%,保持着近乎原始的生态环境,动植物资源丰富,是中国亚热带复杂生态系统和重要生物基因库之一。作为新一届的“地矿人”,他们大多对专业还有些陌生,这次的寻宝之旅就是要带着他们探究地质之美。

一进到白龙洞,学生们就开始了各种提问。“老师,这个是属于什么类的岩层,这是怎么形成的?”、“这种熔岩结构有什么作用”......面对这一群好奇又好学的学生们,资源环境系副教授阳俊老师都是热情地为他们答疑解惑,还带着他们去触摸和感受岩石的生命力。围绕酒埠江地质公园的特点,老师带领学生们认识了岩溶地貌的类型,探究石笋、石柱形成机理,分析了地下水地质作用和岩溶地貌的成因及影响因素,让学生第一次从专业的角度去了解的大自然的神奇。

(学生在溶洞中观察石钟乳、石笋、石柱等岩溶地貌)

作为此次一同带队实习的资源环境系副教授冯松老师特别有感触地说到,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仅仅懂理论可不够,不去实地学都只是纸上谈兵。资源环境类专业被很多人视为艰苦专业,但如果缺少了敢为人先、吃苦耐劳的精神,祖国的大美山河就没有重放光彩的机会。每年给大一新生开展的“寻宝之旅”就是让学生们亲临实地感受山河之美,让他们因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而对专业学习更加充满热情。

看山不是山,是山河的变迁;看水不是水,是水陆的演化。根据野外地质现象,来讲述亿万年来地层梦幻般变迁的故事,这是专属于“地矿人”的浪漫。历时7天的野外地质认知实习,强化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在山水之间初步感受了地质工作的魅力,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持续热情。(沈德顺)